因为到一位户县的朋友家玩儿,才知道了一处名胜古迹——钟馗故里。说实话,在此之前就连钟馗的馗字我都认不准,只晓得他会捉鬼,这还得益于玄幻小说之功。今年五一假期没有地方可去,在我大西安的疆域内就瞄准了钟馗故里,为此还专门上网查了一下: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钟馗系陕西终南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赴京城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愤而撞死殿阶。帝闻之,赐以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在临潼骊山讲武后,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后,而把他吃掉。大汉声称自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命吴道之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最早记载钟馗的是《全唐诗》收录的唐明皇时的一位宰相张说的诗《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其中有感谢皇上赐给自己钟馗像的事。宋代《醉翁谈录》也有记载: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即觉。命工绘画之。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尔后,道教尊钟馗为门神,封钟馗为祛鬼逐恶的判官。
经导航来到了钟馗故里,下了车才知道所谓的钟馗故里原来是钟馗故里庙,此庙没有独立存在,还隐藏在一处名为上清太平宫的道观内。十分不凑巧今天道观内的道士都因事外出了,让一位邻居老太太照门,对于我们的到来十分欢迎,热情地要打开所有的庙门让我们参观
从坐南朝北的山门往里看,正对的就是上清太平宫的正殿:玉皇殿
开阔的上清太平宫前广场
高高大大的铸铁塔式大香炉
炉体上铸有:上清太平宫钟馗庙。二者之间似乎有什么从属关系?
钟馗故里庙是一个半地下建筑,因为天黑就没有进去,照门的老太太到是热心的要开灯,我们怕麻烦就谢绝了。
这是钟馗故里庙地上建筑背庙的匾额:积善为德
双眺檐五开间的上清太平宫主殿:玉皇殿
横批是:昊天通明。天字还是请教了一位精通书法的朋友才认出的
在钟馗故里庙东矗立着两块石碑
这是重修钟馗故里庙碑记
这大概就是做为道家门神的标准对联。歌颂钟馗降妖伏魔造福民间的功德吧!
上清太平宫也与时俱进,这是防污染保安全的焚化炉,还有敬香的小庙
这就是上清太平宫外的大戏台,也叫终南大舞台。也许是我来的时机不对,钟馗故里庙在路旁显得非常清静。我的喜欢出游的朋友里知道此地儿的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