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16
GP
2k
【心得】AMD Ryzen 7 2700X小幅改款實測與超頻分享
硬體除錯
樓主
windwithme 風大
windwithme
GP188
BP-
2018-04-19 21:08:47
AMD自從去年3月2日推出Ryzen新系列,重新點燃CPU競爭戰火將消費級CPU從入門到高階的核心數明顯往上再提升對於AMD Ryzen系列除了自身優勢之外,還有些需要進步的部分第一代Ryzen擁有較多核心數也更超值的價位,對於多工用途優勢很大而最高時脈、CPU電壓、主機板規格與相容性都是可以再加強的環節4月19日上市的二代Ryzen共有四款,首波還是以高階系列為主Ryzen 7有2700X、2700,而Ryzen 5則是2600X與2600若以架構跟設計來說,其實還是以上一代Ryzen為基礎作修改本回要分享的是AMD Ryzen 7 2700X,也是目前最高階的版本製程進步至12nm、TDP提高到105W、8C16T架構、建議售價為329美金此回2700X有搭配一款Wraith Prism(LED)散熱器2700X基礎時脈為3.7GHz,Boost可達4.3GHz8C16T架構搭配快取記憶體20MB,用X470可開啟XFR2技術達4.35GHzCPU自動超頻技術,大多是看使用率高低也就是核心數高低有所變化基本上使用核心數越低的狀況,時脈就會越接近自動超頻的最高值最高4.3G基本上會出現在CPU使用率較低,大部分都是用到單核心的狀態8C16T全速的時脈大約3.8~4.05G,新自動超頻技術也會跟散熱能力有關新X470晶片組與上一代X370晶片組的規格差異並不大,主要只是差在兩個技術也就是XFR2與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會讓CPU運作時脈再更高一點網路上看到AMD這次送測許多媒體都是整套同捆包,CPU、MB、RAM、PSU、Cooler個人本篇只有拿2700X做測試,其他都用上一代或手邊擁有的硬體做測試主機板採用BIOSTAR Racing X370GTN,也可以讓有上一代晶片組的網友做比較測試平台CPU: AMD RYZEN 7 2700XMB: BIOSTAR RACING X370GTNDRAM: KLEVV CRAS DDR4 2133 4GX2X2VGA: MSI GTX 960 GAMING 2GSSD: SAMSUNG PM961 M.2 256GB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Cooler: Corsair Hydro Series H100OS: Windows 10 64bit手邊AMD空冷散熱器只有Wraith Max,不是2700X搭配的Wraith Prism這兩款外型有九成以上的相似,估測散熱能力其實相差也不會太大測試了幾天,2700X用Wraith Max預設或超頻在全速溫度都相當地高改用高階的一體式水冷做測試,散熱能力勉強能接近高階空冷的等級2700X預設值 3.7~4.3GHz / DDR4 2933 CL16 17-17-47 1T2700X超頻值 4.2GHz / DDR4 3200 CL16 17-17-47 1T2700X在CPU預設值的效能測試時,會採用之前個人測試過的1800X預設做對比以下各個測試軟體中,第一張圖是預設值,第二張是超頻的數據CINEBENCH R15CPU => 1765 cbCPU(Single Core) => 172 cb2700X預設值對比1800X預設值在單核心高出約10%,多核心高出約8.8%CPU => 1891 cbCPU(Single Core) => 176 cb2700X超頻4.2G後,會比預設值在單核心高出約2.3%,多核心高出約7.7%因為預設值單核心會在4~4.3GHz左右,而8C16T全速時大約只有3.9~4G的緣故CPUZ 1.84.0單線執行緒 => 472.88C16T多工執行緒 => 4937.4Fritz Chess Benchmark => 51.91 / 24918CPUZ中2700X對比1800X,單核高出約8%,多工約高出7.6%Fritz Chess Benchmark則是高出約10.8%單線執行緒 => 483.78C16T多工執行緒 => 5182.1Fritz Chess Benchmark => 55.65 / 267112700X超頻4.2G後,單核約高出2.3%,多工約高出5%Fritz Chess Benchmark增加約7.2%CrystalDiskMark 2004R7 => 6460362700X超頻4.2GHz => 669534,整體效能約再高出3.6%FRYRENDERRunning Time => 2m 29sx265 Benchmark 2.1.0 => 44.63 FPS2700X比1800X在FRYRENDER測試中快了23秒FRYRENDERRunning Time => 2m 18sx265 Benchmark 2.1.0 => 48.13 FPS2700X超頻4.2G後,FRYRENDER比預設值還快11秒x265 Benchmark則是提升了7.8%Geekbench 4Single-Core Score => 4800Multi-Core Score => 27045Single-Core Score => 4910Multi-Core Score => 282822700X超頻4.2G後,Geekbench 4單核高出2.3%,多工高出4.6%以上測試有對比的部分可以看到,2700X與1800X預設值的效能差異單核心或是8C16T全速都增加約7~10%左右而2700X預設值跟超頻後效能增加的較少,單核大約2.3%,多工大約5~7.8%不過這邊礙於篇幅的問題,就沒有比較1800X超頻4G跟2700X 4.2G的效能差異其實AMD Ryzen X系列都很有效的利用到自身架構的效能與時脈不管一二代皆是如此,所以看到高階2700X的最高時脈,也可以估出空水冷可用範圍2700X當然也可以超頻到4.3G以上,不過電壓1.4幾V起跳,還有產生高溫要去壓制有機會通過某些測試軟體,但燒機軟體如果無法穩定就沒有長時間使用的意義在DRAM效能測試DDR4 2927 CL16 17-17-47 1TADIA64 Memory Read - 45089 MB/sDDR4 3200 CL16 17-17-47 1TADIA64 Memory Read - 47221 MB/s第一代Ryzen DDR4支援時脈最高到2667,再高要靠超頻來達到第二代開始,從先前2200G與2400G都是最高支援到2933,這次2700X同樣也是以手邊這對DDR4 2133在第一代Ryzen都可以超頻到2933穩定的水準這次在2700X可以超頻至3200,其實這兩代Ryzen都是預設最高值再超上一階的水準頻寬因為同架構所以同時脈下差異不大,不過二代確實讓這對DDR4可以再往上高一階室內溫度約26度,進行2700X散熱能力測試2700X為預設值,GPU為GTX 960,電源模式為高效能Prime95全速運行 - 66~68度過程中8C16T全速時脈大部分時間落在3.8~4.05G跳動,以3.95~4G最常見2700X超頻4.2GPrime95全速運行 - 88~89度剛開始測試溫度在80度以下還可以8C16T運行來到Loading更高的項目,溫度85以上就會有些核心開始停止,電壓再加高還是一樣的狀況看來2700X多核心在空水冷穩定極限大約是4.2G上下第一代Ryzen則是落在4G,而且是Prime95從頭到尾8C16T都可以通過測試..想說這次最高標到4.3G~4.35G,搭配高階空水冷能否通過燒機軟體進而長時間使用一代Ryzen最高可超頻到4G燒機穩定使用,不過電壓會落在1.38~1.45V左右而且就算搭配高階散熱器,溫度也是會超過80幾度以上,低電壓低溫度約要3.8G以下目前2700X狀況也相似,8C16T在4G以下可以有1.2XV跟較低的溫度表現拉到4.2G溫度跟電壓和一代Ryzen 4G全速相似,新製程時脈進步200MHz左右最近網路上看到二代Ryzen最高紀錄達到5.88G,不過也查到一代LN2也有5.8G紀錄最後剛好我的主力顯卡MSI RX 580 GAMING X 8G歸位換上後測試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絕地求生1920 x 1080,3D特效都開到最高,開始角色設定畫面2700X預設值49 FPS,超頻4.2G也是49 FPS,其實跟1800X落差約1頁看過Youtube上影片在跑絕地求生大部分狀態只用到雙核心此時時脈大概會落在4.2~4.3G,還有超頻4.2G時為DDR4 3200如此一消一長之下,才讓預設與超頻時的兩者頁數表現其實是差不多AMD第二代Ryzen CPU與晶片組小改款推出有小幅度在規格或效能更進步如果近期在考慮購入Ryzen平台的消費者,那二代確實可以是個不錯的參考不過近期一代也降價過兩次以上,這兩代價差也可以依每個人的預算做選擇如果已經是Ryzen使用者,其實二代同級產品的效能差異並不足以作為升級的動力但若是想要1600X升級2700X或是1500X升級2600X,提升更好的多工性能還是可以考慮其實本篇過程也是相當地花費心力,換過三種以上不同等級的散熱器用過幾個BIOS版本,另外主機板前後換過三片,最後才決定用文中這款X370再來是超頻CPU或DRAM的電壓或參數調整,還要穩定通過大部分測試軟體的設定雖然小咖沒有媒體版豐富同捆包測試,但也盡量做出更符合實際體驗的心得分享下一篇PC測試應該是Ryzen 5 2600X,想要有哪些方面的測試可以回文告知如果手邊軟硬體可以配合會盡量有消費者想看的測試項目,另外也會再增加遊戲測試喜歡windwithme評測文章的網友歡迎到我的粉絲團按讚以便更快得知個人最新的測試動態,此外有任何建議也歡迎直接留言給我如果擠得出時間會先分享DELL Latitude 7390商務筆電,您的回文與按讚依然是我前進的動力:)
188
-
還有 24 則留言
排序:由舊到新
收合留言
顯示舊留言
windwithme 風大
國際美金報價..1700X 309元、1800X 349元、2700X 369元,考慮後用1800X作對比XD
B27
2018-04-20 10:53:27
回覆
大師兄
感謝開箱,不過Amazon 1800x我記憶中原始上市價格499美金才對,跟2700X 369算差距很大
B28
2018-04-20 11:53:48 編輯
回覆
大師兄
建議同階,主要是以前不會刻意拿上下代不同階比較,FX8230推出不會故意去跟價差不大的FX8150比,也不會I7 7700比I7 6700K,一定K對K,2700X比較前代該系TOP 1800X算第一次看到
B29
2018-04-20 11:50:42 編輯
回覆
FurtiveEthy
鬼島首批代理盤子價1800X路過,雖然想換但是沒必要的感覺,等等看2800
B30
2018-04-20 18:37:27
回覆
卡特
原來大概4.2G,昨天剛買一直試到半夜,全核塔散只能4.15G就過熱了,還想說要不要去拜個水冷NZXT X62來壓看看
B31
2018-07-26 16:33:53
回覆
LV.
12
GP
2
2 樓
阿偉
young122333
GP3
BP20
2018-09-10 09:41:30 編輯
8700K開蓋每一顆5G都是基本的阿,不開蓋每一顆4.8G也是基本的阿,單核效能RYZEN還太慢!!AMD就工作用,遊戲用跟本不行
3
20
還有 10 則留言
排序:由舊到新
收合留言
顯示舊留言
我就是低能咬我阿
是是!考古學者慢走
B11
2018-09-10 12:13:53
1
回覆
乓乒熊熊
野太會挖
B12
2018-09-10 14:40:32
1
回覆
阿偉
大家就是ryzen買的不夠所以9700k只擠出8c8t就能應付2700x了,請大家多買ryzen,把intel放生
B13
2018-09-10 14:45:15
回覆
我就是低能咬我阿
9700K都沒有資料出來就來考古Z
B14
2018-09-10 15:00:11
回覆
koma
老招了 礙瘋八還有坑都比你有創意 下一位~
B15
2018-09-10 15:45:20
回覆
延伸閱讀
心得
技嘉RTX5090 GAMING OC降壓超頻分享
心得
製作Youtube Downloader下載器【已發布】
情報
鎧俠因應 NVIDIA 需求開發比傳統 SSD
心得
AMD新款中階晶片組 - BIOSTAR RACING B550GTQ開箱超頻實測
心得
Intel Core i5-10600K搭載BIOSTAR Z490GTN ITX超頻實測
情報
一如往常的intel、危機四伏的intel、
心得
刀碩 ROG CROSSHAIR X870E APEX(C10A) 主機板開箱、超頻實測
心得
[開箱]LEOBOG Hi98
◄►
1
板務人員:
IP 位置
發文時間
引言回覆
收藏文章
看他的文
複製連結
卡留言
刪除文章
編輯文章
檢舉文章
嵌入文章
刪除
閱覽分級
水桶
M文
收精華區
管理本頁
編輯留言
刪除留言
檢舉留言
作品介紹
水桶名單
分享
關閉圖片影片
設定
回覆文章
卡回文
【心得】AMD Ryzen 7 2700X小幅改款實測與超頻分享
一樓
最新
本站所刊載之圖文內容等版權皆屬原廠商或原作者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巴 哈 姆 特 電 玩 資 訊 站 https://www.gamer.com.tw